起诉物业需要什么程序和手续
起诉物业,需要一系列的程序和手续办理,具体而言:
1.需要原告进行起诉,这是整个诉讼步骤的第一步,原告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,明确列出诉讼请求、事实和理由。
2.法院在受理案件后,会将起诉书副本送达给被告物业方。
3.被告物业方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,有权利也有义务在15日内提交答辩状,法院则会在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给原告。假如被告物业方不提交答辩状,这并不影响案件的审理进程。
4.一旦案件决定开庭审理,法院会在3日前公告当事人并公告开庭的时间、地址等信息。
5.在法庭调查阶段,当事人会进行陈述,证人会出庭作证,有关书证、物证和视听资料也会被出示,鉴别结论和勘验笔录也会被宣读。
6.法庭辩论阶段,原告、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会进行发言和答辩,互相进行辩论。
7.法庭辩论终结后,审判长会征询各方最后建议,并依法作出判决。
8.假如判决前可以进行调解,法院还会尝试进行调解,调解不成的,法院会准时作出判决。
9.进行判决宣告。
2、物业纠纷案件审理要多长时间?
物业纠纷案件的审理期限,依据《中国民事诉讼法》的规定来确定。
1.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,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。
2.假如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,可以经过本院院长批准,延长六个月。
3.假如还需要延长,就需要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。
4.假如人民法院适用浅易程序审理案件,则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。
5.对于二审案件,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,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。
6.假如有特殊状况需要延长,同样需要经本院院长批准。
7.对于裁定的上诉案件,则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作出终审裁定。
物业纠纷能向什么部门投诉?
找法网提醒,物业纠纷可以向房管局投诉。
1.依据《物业管理条例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,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准时处置业主、业主委员会、物业用人和物业服务企业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投诉。
这意味着,假如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发生纠纷,业主有权向当地的房管局进行投诉,房管局有义务准时处置这类投诉。
2.除去向房管局投诉外,业主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维护我们的权益,譬如通过法律渠道起诉物业公司等。无论采取何种方法,都需业主保留好有关证据,以便在维权过程中可以有力证明我们的倡导。
3.针对已经起诉处置的物业纠纷案件,尤其是作为原告的业主,需要耐心等待法院的公告和安排。由于物业纠纷的开庭时间是由人民法院来安排的,业主需要根据法院的公告按时出庭参与审理。
4.等判决书下来将来,假如物业公司或业主对判决结果存在争议,也可以在法定时效内提出上诉。